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journalinfonormal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5, No.204 48-59
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轻罪化背景下程序出罪机制研究”(23BFX171); 2024年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课题“检察机关直接侦查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研究”
邮箱(Email):
DOI:
摘要:

轻罪案件数量的迅速上升对我国程序出罪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优化不起诉出罪之效能、对轻罪附条件不起诉实践探索进行制度吸纳,构建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势在必行。构建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通过扩展检察机关职能内涵,有效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在诉讼中实现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目标。应将适用裁量不起诉的范围限定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厘清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的适用界限,以修复与矫治为目标为其设定附加义务,以附加义务为导向设置合理的考察期限,设置检察机关与社区矫正机构结合的二元化考察主体,通过附条件不起诉听证程序实现意见交互。

Abstract:

The rapid rise in minor offense cases has pose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dural diversion in China.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non-prosecution and institutionalize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for minor offenses, establishing a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system is imperative. This system, by expanding the functions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effectively advances the principl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achieving both general and special prevention goals within litigation. The scope of discretionary non-prosecution should be limited to cases potentially facing imprisonment of three years or less, with clear distinctions between conditional and discretionary non-prosecution. Additional oblig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the aims of restoration and correction, accompanied by a reasonable probation period tailored to these obligations. A dual supervisory framework combining procuratorial organs and community correc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be instituted, alongside implementing a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hearing procedure to facilitate opinion exchange.

参考文献

(1)张栋:《我国轻罪案件的程序实践检讨》,《中国法学》2024年第6期。

(2)樊崇义、徐歌旋:《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3)陈俊秀、岳美莲:《我国轻罪治理模式的溢出效应及体系调适》,《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4)覃振模:《起诉保留并附带公益服务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完善——兼评醉酒危险驾驶案件的轻罪治理》,《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

(5)《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6)杨帆:《不起诉种类的边界厘定及体系重塑研究》,《东方法学》2022年第6期。

(7)余沁:《轻罪案件的司法治理模式及其选择——以醉驾案件为切入点》,《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8)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公诉课题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9)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醉驾附条件相对不起诉之探讨——以“瑞安模式”为蓝本的分析》,《犯罪研究》2020年第5期。

(10)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公益服务”彰显检察力度和温度(2023年11月)》,https://mp.weixin.qq.com/s/1QDFKlswKlZSvFR6S7_QaQ。

(11)天津市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检察院探索轻罪治理新路径(2024年5月21日)》,https://mp.weixin.qq.com/s/hcLhRsLbMTevzEtxdnV8pw。

(12)武平法院:《细绘法治地图,武平法院赋能生态司法保护(2024年12月)》,https://mp.weixin.qq.com/s/rWILilePP-S5EJUBrCSHzw。

(13)陈瑞华:《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现代法学》2023年第1期。

(14)卞建林、肖峰:《刑事诉讼中的审前程序分流——以轻罪治理为视角》,《法学杂志》2024年第2期。

(15)孙华璞:《公平主义刑罚观之提倡》,《法学》2016年第10期。

(16)赵辉:《对普通累犯几个问题的思考》,《法学论坛》2002年第3期。

(17)周光权:《短期自由刑的适用控制与轻罪治理策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18)杨帆:《不起诉种类的边界厘定及体系重塑研究》,《东方法学》2022年第6期。

(19)[美]丹尼尔.W.凡奈思、王莉:《全球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0)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21)吴宗宪、赵宇:《完善我国社区矫正法若干问题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

(22)储国、师青正:《不起诉公开审查路径探索——以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办案实践为视角》,《人民检察》2013年第13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925.2

引用信息:

[1]徐阳,赵珈谊.轻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5,No.204(05):48-59.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轻罪化背景下程序出罪机制研究”(23BFX171); 2024年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课题“检察机关直接侦查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研究”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